“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呈现技术创新实验室”建立签约仪式在省博举行

发布日期:2019-03-30文章来源:兰州网

  在兰州,有许多深深浅浅的小巷子,巷子里的许多老房子里都藏着一段段特别的故事。在大众巷的一栋老房子里,记者就走进了这样一间有故事的收藏室。收藏室的主人是“80后”的小伙马千嵘,他收藏的古董老相机留住了光影与时间的记忆。


    3月27日,记者来到了马千嵘的工作室。刚进门,就看到墙上挂着书画作品,屋内摆放着各类的收藏品,收音机、旧式西洋钟、老式小型放映机等老物件。其中,最吸引人的还是他收藏的老相机。阳台边,有一个高约1.5米的展台,一共6层,每层放置的都是马千嵘心爱的旧式相机。这些相机分为双摄像机与单摄相机两大类,按照相机的价值从上到下进行摆放。它们品牌繁多,有来自国外的夏普、泽尼特、佳能等品牌,更多的是中国制造的华夏、凤凰、海鸥等品牌。别看它们的样式已经很老旧了,但它们都被擦得锃亮。泛着银色光质的它们,彰显了不俗的制造水平。

    “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相机,也是我收藏史上的第一部相机。9岁时,我在集市上看到了这部照相机,非常喜欢,但兜里没有钱。我一直在那个摊子前徘徊,最后摊主老先生竟然把相机送给我了。”一边和记者介绍着自己的相机,马千嵘一边轻柔地抚摸着一部泛着银光的铁质相机,高约15厘米,宽约5厘米,双镜头,小巧玲珑,机身被擦拭得一尘不染,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。

    “这部相机我也很喜欢,从样式和外观来看时间应该很久远了,但我只知道它是美国制造,至于具体的生产时间和品牌都无法考证。我就喜欢这种过去的东西,觉得它有很多自己的故事。”马千嵘对相机的热爱溢于言表。

    马千嵘喜欢收藏相机,也喜欢用相机记录光影之间的动人故事。马千嵘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,发布兰州的风景以及名胜古迹,还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拍摄和记录。马千嵘凭着自己一腔热血,以及“干一行,爱一行,钻一行”的信念,成功闯出了自己的天地。他用敏锐的嗅觉,及时捕捉身边的热点事件,自媒体平台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曾达二十万以上。

    “胶片相机很真实啊,当时场景是啥样的,拍出来的照片就是啥样的。而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可以调节亮度、曝光度。胶片相机现在已经是奢侈品了,大画幅的照片用胶片相机可以拍得极其细,可以放大无数倍,数码相机放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马赛克。”马千嵘说。

    正是因为这份热爱,从9岁收藏第一部相机,到如今33岁,马千嵘成为坐拥1200部相机的收藏家。而马千嵘的藏品也不仅只有相机,还有老式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收音机等老物件。这些70后、80后记忆深处的物品都是马千嵘热衷收藏的。“我们80后对这些东西有着特别的感情,收藏的这些家伙什里仿佛留住了童年的美好时光,记录了一代人的生活。”

    “我的最终目标就是开个自己的民间博物馆,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我的收藏品。”采访的最后,马千嵘很认真地对记者说到。